01
事件经过
江苏某公司委托深圳某货代公司(后简称货代)订舱将货物出口至美国,从宁波起运,交货地美国内陆某城,货物价值10.5万美金。
双方约定责任期间为港到门,深圳货代公司出具了到门的提单。
柜子到港后需拖车运至美国内陆某城,整个过程由船公司负责。然而,当货物顺利抵达美国港口,由船公司安排的拖车运至目的地途中,车辆着火,整柜灭失。
02
天降大锅,货代被起诉
因本案为货代单,签单承运人为被告货代,实际承运人为船公司。
货主有购买保险(货运险),保司赔付9.5万美元。
保险公司随后依据“代为追偿”原则,将深圳货代公司告上法庭, 要求其偿还9.5万美元及其利息。
代为追偿指的是因第三方责任人的事故责任导致损失,先由保险公司垫付赔偿,然后受害人(被保险人)将赔偿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,由保险公司向第三方责任人追偿的行为。
03
货代反击
被告货代主张抗辩事由:
一、货代并非实际承运人,依据“无过错则无责任”的原则,不应承担损失;
二、原告主张货物灭失的事实,提供证据不充足,故被告不承认该事实。
法院认为,本次运输为国际多式联运,虽无法证实存在运输途中货物灭失的事实,但被告承认货物交接方式约定为港到门,目前货物到门时间不明,被告无法证明货物去向,视为未完成交付,故支持原告诉求,被告(货代)支付原告9.5万美元及其利息。
被告货代投保了国际物流综合责任险,上述案件最终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8.55万美金的理赔补偿款。
∎ ∎
这一判决无疑给货代行业敲响了警钟:
即便是作为中介角色的货代公司,也可能因提单上的承运人身份,承担不可预见的风险。
“操着卖白粉的心”,货代行业要么不出错,出错就是大错,是典型的“责任大、风险大、不可控环节多”,任一环节的天灾人祸,都可能带来动辄五六位数美金的天价赔偿。
幸运的是,该货代公司事先投保了国际物流综合责任险,最终从保险公司获得了8.55万美元的理赔补偿,有效减轻了经济损失。
所以,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非常重要。
CargoWare × 恪保科技
现在,CargoWare货代系统上线了 「货代责任险」,给货代企业多一个解决争议的工具和方法。让一切意外都有兜底,一切损失都可以赔付!
不仅保额高(累计可达¥400万)、保费低(¥30000起),而且是全网首款保障最全的标准货代责任险方案,价格公开透明,快速报价,消灭信息不对称和“隐性消费”,保障大家的权益。
背靠大品牌PICC,可以满足常规竞标要求,满足KA客户的合作要求,提高货代企业竞争力。
如果你也想了解这套「货代责任险」解决方案,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预约服务,有专人解答,我们会用心帮你制作一套高性价比保障方案!
祝大家的货物都能平安出运,顺利抵达 :)
本文作者
王亚强
恪保科技 副总经理
WallTech智库特邀专家
国际货运保险资深风控专家